台灣大腸癌發生率是全球No.1, 平均每35分鐘1位國人罹患,大多數大腸癌是由一粒細小的瘜肉開始形成。瘜肉通常是良性的,但有些會慢慢演變為癌症,這種變化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若不及早治療,癌細胞會侵入和破壞附近的器官,還可經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各部位。

image

大腸癌高危因素
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缺乏體能活動、肥胖、飲酒和吸菸,以下人士患上大腸癌的機會較高︰

1.50歲或以上男性

2.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

3.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4.過往有大腸瘜肉

5.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大腸癌可能發生的症狀
大腸癌在病發初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常見的徵兆包括:

1.大便習慣在不明原因下有所改變(腹瀉或便秘),並持續超過兩星期

2.大便帶血或帶有大量黏液

3.大便後仍有便意

4.腹部不適(持續疼痛、腹脹、飽脹或絞痛)

5.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和疲倦

由於這些病徵往往與其他腸道疾病相似,發現有關症狀,應盡早求醫。

大腸癌預防
大腸癌除了遺傳風險,可以說是吃出來的病,透過改變飲食來實踐健康的生活模式,可預防或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1.多進食全穀類、豆類、水果和蔬菜等高纖維食物
2.減少進食紅肉和加工肉食
3.恆常進行體能活動
4.保持適當體重及腰圍
5.避免飲酒及吸煙

image
大腸癌篩查幾歲開始?
大腸癌篩查的目的就是在未出現任何大腸癌病徵前,及早發現患上大腸癌的人,以便及早治療。年齡介於50至75歲的民眾應與醫生商討,考慮採取以下其中一種篩查方法:

1.每1或2年接受一次大便潛血測試。

2.每5年接受一次結腸鏡檢查。

3.每10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被證實可以降低30%的大腸癌發生率,國內每20位陽性受檢者中,就會有一位被確診為大腸癌,而超過一半的受檢者被證實有腺瘤性息肉。35-50歲年齡層,糞便潛血檢查已被證實對於大腸癌及腺瘤性息肉具有較佳的風險預測能力,適用於年輕族群,大約七成的大腸癌在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若你屬於高風險族群,包括自己或家族成員曾經患有腸瘜肉或大腸癌的人士,可以在較年輕時便開始進行檢查,檢查次數亦應較為頻繁。

台北民生檢驗所【基礎大腸癌/胃腸功能快速篩檢,30 分鍾看報告】

檢查特點:

1. 免腸鏡  ----  2. 免胃鏡

步驟一. 採便    現場採便or在家蒐集檢體送檢皆可

步驟二. 抽血                        

1.未做過大腸鏡 → 請在這預約

2.有做過大腸鏡 → 請在這預約

通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發現的話,治癒率可超過85%。大腸癌還可通過調整飲食習慣、保持正常作息少熬夜、多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

聯絡電話 & Tel:02-2769-834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5段218號

imag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腸癌風險 大腸癌檢查
    全站熱搜

    民生醫事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